兩年一度的中國商用車展武漢再度開幕,本屆車展,一汽解放、陜汽重卡、東風商用車、東風柳汽、江淮格爾發、福田歐曼六大品牌,共展出十二輛牽引車。
牽引車是卡車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車型,因其長途、重載的運輸工況,很多的先進術會率先應用在牽引車上。
展車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它們足以代表中國重卡,代表中國卡車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通過本次展出的牽引車,我們發現一個現象,這六大卡車品牌在市場是競爭關系,但是在整車的關鍵零部件方面,他們高度統一的使用了威伯科、克諾爾、博世、康邁等國際大品牌的零部件,以提升自己的產品性能。
跑了兩天展會,慨嘆:中國的卡車技術突飛猛進,13升560馬力發動機、車道偏離預警、自適應巡航,車聯網......國產卡車性能直逼歐洲卡車。但是仔細一看車上的零部件,驚嘆:關鍵零部件怎么都是國外品牌?國產品牌零部件是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
慨嘆與驚嘆之間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已經折射出中國卡車行業的現狀:整車走在前,零部件走在后。
● 整合全球資源,大牌零部件為我所用,提升卡車性能
國內的重卡市場,已經連續多年銷量破百萬,位居世界第一多年。沃爾沃、奔馳、斯堪尼亞全球一年的重卡銷量可能都比不過中國市場一年的銷量。
在巨大的利益蛋糕誘惑下,國外零部件巨頭品牌對中國卡車行業虎視眈眈,對于中國的卡車企業格外重視,因為他們知道,得中國市場,得全球。無論是年銷售千輛的重卡新勢力,還是年銷售十幾萬輛的重卡大哥,在他們的卡車上你都能看見國際大品牌零部件的身影。
本屆展會12輛牽引車,8輛車使用了克諾爾的空氣處理單元,還有2輛使用的是威伯科的產品,僅有1輛使用的是國產品牌??梢姡谥苿酉到y方面,國內的卡車廠家下了很大的決心。
ZF的AMT產品性能一直被大家所認可,其換擋速度、平順性、可靠性表現優良。在本屆展會,12輛牽引車中,有5輛車裝配了ZF的AMT。
現場的展車,使用美國康邁油潤滑輪端牽引車的多達10輛。最長50萬公里的長保養,確實可以提升用戶的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難怪大家都會選擇康邁的油潤滑輪端。
一些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國際大品牌零部件也是比比皆是,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器、燃油泵、活塞、軸瓦也基本都是國際大品牌的產品。
目前,我們中國的卡車廠家具備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的能力。這些國際大品牌零部件的助力,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們國產卡車的性能,讓我們的國產卡車不斷進步。
● 國際大品牌上車的背后,是國產零部件的軟弱與無力
大家都知道,卡車是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的,零部件的質量與性能如何,直接關系到卡車的性能。
零部件強,則整車強,零部件弱,則整車弱。
凡事都有兩面,國際大品牌的零部件裝車,確實提升了我們國產卡車的性能。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為什么裝配的不是國產本土品牌的零部件?
原因有兩個:一是零部件產品質量與性能根本,國產品牌的零部件,性能差強人意,確實達不到整車的性能要求。另一個是用戶的認可度,很多用戶只認國際大品牌,廠家為了滿足用戶需求,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只能選擇國際大品牌的零部件。
國際品牌巨大銷量的背后,其實是國產品牌零部件的軟弱與無力。
● 零部件展區:高技術核心零部件,中國品牌集體缺席
無論是德國漢諾威商用車展還是中國商用車展,所有的參展商都會精心籌備,展示的自己最新產品。因為展會是整車廠、零部件企業“秀肌肉”與“交朋友”的良好契機。
參加本次展會的零部件企業,主要集中在A4與A5展館,威伯科、艾里遜、法雷奧、伊頓等大品牌組團參加,這是往屆商用車所沒有的,可見這些大品牌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他們的產品集中在制動、空氣懸架、、AMT、離合器等技術含量較高的零部件產品。
反觀我們本土的零部件品牌,主要集中在燈具、鎖具、板簧、鑄造件等領域。也有也行企業展出了毫米波雷達、單目攝像頭,也僅僅是展示而已,并沒有量產專車。
中國本土品牌與國際大品牌的零部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國產零部件零部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很少有卡車的核心零部件。國外品牌零部件,技術含量高,基本是卡車的高精尖核心零部件。
現場展出的錫柴、玉柴發動機,它們使用博世燃油系統,歐曼、江淮的卡車裝配了康明斯燃油系統的發動機。
展館內的牽引車后處理系統,主要是博世與康明斯的產品。雖然他們沒有參加本次展會,但絕對是幕后的贏家。
空壓機、制動閥、EBS、盤式制動器這些制動系統核心關鍵零部件,也被克諾爾與威伯科所霸占......
燃油、傳感器、EBS、ADAS等零部件,本土零部件企業與國際大品牌的產品性能相差甚遠,距離真正的裝車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不光是重卡牽引車,輕卡、微卡,這是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問題,重卡牽引車只是其縮影。
整合全球資源,國際大品牌優質零部件為我所用,背后折射的國產本土零部件的軟弱與無力。整車性能與歐洲卡車具體越來越近,但是國產本土品牌零部件卻越走越慢,甚至停住了腳步。零部件強,則整車強,中國的卡車產業要想真正的做強,做大,今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