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空調為我們營造了冬暖夏涼的乘車空間,讓無數車主和乘車的人恨不得永遠待在車里不想出來。但是,待的時間長了,許多人會覺得頭暈胸悶惡心想吐。怎么突然暈車了?那是因為你忽略了它——空調的內/外循環。什么是空調的內/外循環?

為了滿足不同環境溫度、空氣質量的需求,空調系統都提供了內循環和外循環兩種工作模式。如下圖所示的功能按鍵,當你按下指示燈亮起的時候,就處于內循環狀態,否則為外循環狀態。因車而異,有些也會同時設置內循環和外循環兩個功能鍵。

內循環,就是汽車空調系統以車廂內的空氣進行冷卻循環,這個時候鼓風機進風口關閉,同時車廂尾部的排風口也會關閉,空調吸入的氣流全部來自車內,形成車輛內部的氣流循環。此時不開空調就沒有氣流循環。內循環的好處有兩個,一是防止外面的污濁空氣進入,二是保持車內溫度。在擁堵的情況下,就需要開啟內循環,避免外面的廢氣被吸入車內。但是由于與外界隔離,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會隨著車廂內人員的呼吸逐漸降低,所以汽車內循環不可以長時間開啟。如果選擇的是手動模式,就需要定期開啟外循環更新車廂內的空氣質量。外循環就是汽車空調通過鼓風機將外界的空氣經過制冷進入到車廂內,再經由車廂尾部的排風口排出,也就是說車外與車內的氣道是流通的。此時就算空調關閉,車外的氣流在行駛過程中還是會進入到車內,補充車內的新鮮空氣。總的來說,外循環用來補充車內新鮮空氣,內循環用來阻隔污濁空氣、保持車內溫度。如何使用空調的內/外循環?

一般在擁堵路段、空氣質量差的時候,或者在夏季降溫、冬季保溫的時候,可以使用內循環。在空曠、高速路段行駛時,則使用外循環。另外,冬季用車,不要一直使用內循環,最好內外循環交替使用;在擁堵路段使用內循環,待暢通后一定要切換成外循環,進行空氣交換。